欢迎光临科创云超市官网!

桑园套种大豆技术

发布时间:


桑园套种大豆技术

技术领域:种植业-粮油作物

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 桑园套种大豆技术模式宜选择秋播或冬播,晚秋大豆于8月上旬播种,冬大豆于12月中旬播种,以不影响蚕茧生产为宜。一般选用生育期为110~140天的大豆种子。等行种植的桑园建议选用耐阴品种,如开育12号;宽窄行种植的桑园选用当地大面积种植品种即可。选用的大豆种子质量要达到一定标准,即发芽率≧95%,净度≧98%,含水量≦12%,播种前要晾晒、筛选。一般在春节前采收出售,消费需求旺盛,效益最佳。此外,桑园套种大豆技术模式有利于提高桑树固氮能力,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 (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目前,云南省的滇东北、滇中、滇西等蚕区都有发展桑园套种大豆技术模式,如曲靖、昭通、楚雄、大理、保山等,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三)提质增效情况 (1)收获豆荚:大豆豆荚可做鲜食消费,亩产鲜荚500~600千克,以5元/千克计,每亩增加产值2500~3000元。 (2)收获籽粒:亩产籽粒120千克,按照12元/千克计算,每亩增加产值1440元。 (3)其它效益:种植大豆后由于根瘤固氮,可减少氮肥的施用,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同时降低生产成本,保持土壤平衡发展,有效解决桑园中有机肥料匮乏、土壤贫瘠的问题。

技术要点:

(一)适时播种 在大豆种植前,结合当地的实际及时整地。播种时,土壤5~10厘米日平均地温达8~10℃,土壤含水量20%左右。精选种子,以提高大豆整齐度,保证全苗。采用杀菌剂拌种,可将种子表面带的菌杀死,减少种子病菌感染,也可采用根瘤菌剂拌种或微肥拌种等措施。 大豆播种方法分为条播、穴播和点播。采用等行种植的桑园建议采用穴播,即在桑园空行中间打穴种植,穴深10~15厘米,每穴2~3粒豆种,株距35~40厘米;采用宽窄行种植的桑园建议采用条播,株行距30×40厘米。 每亩施普钙20千克、有机肥1000千克作底肥,亩施用5%辛硫磷颗粒剂3千克,防止金龟子、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危害,播种后用已发酵的农家肥,盖在豆种上(有利于大豆根瘤菌的形成),而后浇好出苗水。 (二)田间管理 (1)补种:大豆播种后,由于受到温度、水份、土壤等多方面原因影响,会产生缺苗缺塘现象。因此,应及时检查苗情,采取补种,移苗等措施,及时补救,以争取全苗。 (2)间苗:间苗是保证苗均匀,苗壮,实现合理密植的切实有效措施。也是提高大豆产量的一项卓有成效的措施。通过间苗,可使播种存在的植株厚稀不均、种子集堆等现象得以解决,从而使植株分布均匀、整齐,在间苗中同时拔除病弱株及死株,使得整个群体整齐一致,有利于光合效率和群体生长。 (3)大豆追肥的施用方法:大豆追肥主要是在根瘤固氮能力减弱或固氮能力较差,以及土壤肥力过分低下情况下,补充部分营养元素的一种方法。主要是补充微量元素的不足和极少量氮肥。施用追肥方式主要有两种,即根部追肥和根外追肥。根部追肥就是把所需的肥料直接施入根土中,在肥力较差的地块,在花期可采用此法施用少量的氮肥。根外追肥就是把所需的肥料或其它元素,液化后进行叶面喷施。利用大豆叶片吸收养分能力强的特点,达到追肥目的。追肥要根据实际需要而施用,若过多过量的施用,会造成营养过盛,而影响正常生长和产量。微量元素的施用:一般采取两种方法:一是用微量元素处理种子;二是用微量元素在叶面喷洒。 (4)杂草的防除:草荒是大豆生产的大敌,其危害是多方面的。杂草与大豆争光、争水和争肥,又是病虫媒介和寄生场所。若不及时防除,将会严重影响大豆的生长和产量。在大豆生长期间,分期进行中耕培土,不仅是清除大豆田间杂草的重要措施。同时,可以改善土壤物理性质,使土壤的水、肥、气、热状况协调,具有明显增产作用。据试验表明,中耕两次比中耕一次的增产11%,中耕三次的比中耕一次的增产19%。“桑园+大豆”技术模式采用化学除草,必须掌握好施药时期,不能乱用,避免影响蚕茧生产。用药量必须严格控制,按说明书要求施用。 (5)灌溉:大豆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对水份有不同要求,与其它作物比,大豆是需水较多的作物。因此,大豆的灌溉,必须根据大豆对水份的要求,土壤含水状况以及天气变化情况决定。适时灌溉是保证正常生长,取得高产的必要措施。 大豆需水份较多有几个时期,播种时期,种子萌发需一定的水份来满足其萌发及出苗的需要。大豆开花时期需水量逐渐增加,到结荚鼓粒期需水最大,这期间若缺水、干旱,则严重影响产量,因此,应结合天气,土壤情况考虑灌溉。 (6)排水:排水也是大豆田间管理中的一个环节,一般在整地期间就应考虑,在整地期作好开沟起墒工作,为后期排水创造条件。水份过多形成涝灾,可造成土壤水份饱和,通气性差,根的呼吸作用减弱等,造成大豆生长发育不良。在生长时期若水份过多,容易造成茎杆徒长、倒伏和推迟成熟期,因此,在生产上一定要注意排水除湿工作。除湿一般采用中耕方法,使土壤水份散发,达到除湿目的。 (三)收获及贮藏 大豆生产的最后环节和过程,是收获和贮藏。它是减少损失,确保丰收,保证质量的重要环节。 (1)收获:可收获豆荚和籽粒。收获豆荚以豆荚鼓起并发白时为宜。收获籽粒要根据成熟程度来确定,收获过早过晚对产量和品质都有不利影响。收获后需及时脱粒,目前,基本采用人工脱粒。即豆株经充分晒干后,平铺场上,用枷杵等工具进行搞打。数量较大时,也可采用脱粒机脱粒,效率很高。脱粒后种子一定要采取干燥措施。目前,采用自然干燥较多见,即脱粒后,在场上晾晒4~5天,待豆粒用牙咬或外力冲击时能破碎适于贮藏的程度。这时种子水份约在10%左右。 (2)贮藏:大豆种子晒干扬净后,种子含水量降到10%以下时,便可入库贮藏。大豆种子含水量较高时贮藏,易霉烂变质。在贮藏期间要加强检查和管理,检查种子是否受潮发热,生虫变质,若发现问题,要立即采取必要措施加以处理和解决。

适宜区域:大豆在云南分布较广,海拔在750~2500米之间的桑园均可开展,但海拔1300~1700米是桑园套种大豆技术模式的最适宜区域,如隆阳区、大姚县、祥云县、麒麟区等。

注意事项:(一)忌连作。大豆与大豆之间至少隔两茬以上为宜。 (二)合理轮作。大豆不宜种在其它豆类作物之后,应坚持合理轮作,前作以禾本科或甜菜等非豆科作物为宜,以减轻病虫危害。 (三)合理播种。大豆生长期在桑树采叶期,应根据养蚕情况合理播种,以免相互影响。 (四)适时采摘。为提高鲜大豆商品性,应防止过早过迟采收而造成的效益下降。鲜大豆进入采收期,可根据市场需求采摘。采收后及时销售或当天作保鲜加工处理,避免在阳光下长期堆放。

支撑单位:(一)单位名称: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二)单位名称:陆良县蚕桑服务中心

联系人:(一)单位名称: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联系地址:昆明市高新区科高路新光巷165号 邮政编码:650000 联系人:张丽 联系电话:0871-64119422 电子邮箱:ynsnjtgz@163.com (二)单位名称:陆良县蚕桑服务中心 联系地址:陆良县东门北晓街29号 邮政编码:655600 联系人:卢庆林 联系电话:13150550008 电子邮箱:841924157@qq.com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电子邮箱:

备注信息:云南省2021年主推技术

我要发布 我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