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科创云超市官网!

小麦赤霉病全程绿色持续控害技术集成应用

发布时间:2021-06-15


小麦赤霉病全程绿色持续控害技术集成应用

技术领域:种植业-粮油作物

技术概述:(一)技术概述:小麦赤霉病是严重威胁我省小麦生产的重大流行性病害,一旦大面积发生,将导致产量大幅下降和品质严重降低,影响小麦收储和农民增收。近年,我省小麦产区存在赤霉病大流行风险,病情发生与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小麦赤霉病全程绿色持续控害技术集成应用自2017年以来,在我省小麦生产中大范围推广应用,全面控制了小麦赤霉病大流行态势,遏制了小麦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蚜虫等重发病虫害。 (二)增产增效情况:推广小麦赤霉病全程绿色持续控害技术集成应用,可全面控制小麦赤霉病大流行态势,遏制小麦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蚜虫等重发病虫害。如:2020年全面推广小麦赤霉病全程绿色持续控害技术集成应用,赤霉病防控成效突出。一是赤霉病病粒率最低。2020年全省小麦赤霉病实际发生面积67.22万亩,较年初预测值下降98.1%,全省小麦赤霉病病粒率0.03%,较上年下降90%,较近5年平均数下降97%,远低于赤霉病病粒率4%的小麦收购标准。以赤霉病为主的统防兼治,全面降低了小麦多种病虫为害,延缓了叶片早衰,促进了增产、提质、增效。二是小麦单产总产最高。2020年全省小麦单产和总产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有力地促成了今年全省的小麦增产,特别是赤霉病重发的沿江、江淮稻茬麦区,今年普遍增产10 %以上。通过赤霉病防治,每亩挽回小麦产量损失约32.5千克。三是小麦品质最优。2020年小麦籽粒容重、等级、不完善粒、赤霉病粒等品质关键指标均表现优异,属历史最优年份之一。全省主产区小麦基本没有检出真菌毒素,不完善粒率全部符合国家二等小麦质量要求。

技术要点:

(一)调结构。优化小麦种植布局,稳定沿淮淮北主产区小麦种植,积极倡导沿江地区改植油菜、绿肥等作物。调整耕作制度,淮北地区扩大“小麦—大豆”“小麦—甘薯”“小麦—蔬菜”等模式,沿江地区扩大“水稻—油菜”“水稻—绿肥”“水稻—蔬菜”等模式,继续开展“水稻—马铃薯”种植模式试点。 (二)优品种。优化品种结构,推广应用抗(耐)性较强的品种。沿淮淮北压缩高感品种面积,淮河以南压缩中感品种面积,全面提升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水平,降低病害流行风险。同时,兼顾选择对小麦白粉病、锈病抗病性较强的品种。 (三)减菌源。(1)推进机械深翻。淮北麦区推行土壤深翻和秸秆深埋,通过土壤深翻把秸秆掩埋在20厘米以下土层,辅以腐熟剂加快秸秆腐熟速度,恶化病虫害生存环境,压低赤霉病菌等病虫基数,减轻赤霉病等重发潜在风险。沿淮以南稻茬麦区大力推广机条播机开沟,改善田间环境。(2)持续开展土壤(秸秆)处理防控赤霉病技术试验。 (四) 阻侵染。(1)推广健身栽培。适期适墒适量适法播种,提高播种质量,培育壮苗,构建合理群体。适期早播,减轻病菌后期侵染。合理运筹肥水,实行健身栽培,提高小麦抵抗能力。(2)实施种子处理。大力推行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技术,使用悬浮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 (五)控为害。(1)开展药剂防治。加强监测预警,坚持适期药剂预防;加强分区治理,坚持减量控害。准确抓住小麦齐穗至扬花期(见花打药)开展第一次预防,药量要足,选药时突出预防和兼治作用;沿淮及其以南麦区施药后5天左右开展第二次预防,淮北主产麦区视天气情况开展第二次预防。综合考虑药剂对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和赤霉毒素的控制效果、对锈病和白粉病的兼治作用等多方面因素,选择渗透性强、耐雨水冲刷、持效性好的高效对路农药,提倡使用复配制剂。推行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交替轮换使用,避免或延缓产生抗药性。突出把好施药技术关,用足药量,对足水量。智能自主飞行无人机施药应添加抗蒸发抗飘移助剂,增强喷雾质量,保证防治效果。(2)加强烘干处理。适时收获成熟小麦,及时晾晒烘干。

适宜区域:安徽省小麦产区。

注意事项:

支撑单位:(一)安徽省植物保护总站(二)安徽农业大学

联系人:(一)安徽省植物保护总站 联系地址:合肥市包河区洞庭湖路3355号 邮政编码:230601 联 系 人:郑兆阳 联系电话:18956048013 电子信箱:zhengzy8@163.com (二)安徽农业大学 联系地址:合肥市蜀山区长江西路130号 邮政编码:230036 联 系 人:陈莉 联系电话:13966679526 电子信箱:chenli31029@163.com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电子邮箱:

备注信息:

我要发布 我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