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科创云超市官网!

油菜“一种两收”全程机械化高效栽培技术

发布时间:2021-06-15


油菜“一种两收”全程机械化高效栽培技术

技术领域:种植业-粮油作物

技术概述:(一)技术概述:我国素有食用油菜薹的习惯,随着甘蓝型“双低”油菜新品种选育与大面积推广,油菜薹食用口味得到了很大改善,并且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油菜“一种两收”全程机械化高效栽培技术,是指选择口感好、营养价值高的“薹油两用”甘蓝型高产优质油菜品种,采用全程机械化绿色早发栽培技术,在春节前后摘取油菜的主茎菜薹作为应时蔬菜或脱水蔬菜供食用,通过重施薹肥促进下部休眠芽萌发形成下位分枝,依靠分枝结角再收获菜籽产量,确保油菜在不减产情况下,增加一季油菜薹收入,实现油菜“一种两收”。该技术大大提高油菜田综合经济效益,同时缓解了春节期间“菜篮子”紧张的问题,也减少冬闲田抛荒面积,促进油菜多功能利用和产业升级,带动农民增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二)提质增效情况:油菜“一种两收”,既能收获常规油菜同等产量的油菜籽,又能收获1-2次菜薹,亩产菜薹200-300千克,油菜籽产量160-180千克,经济效益1000-1500元。菜薹品质优良,其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B1以及可溶性糖含量均比普通白菜薹要高。

技术要点:

(一)品种选择。菜薹品质取决于硫甙含量高低,含量越高,菜薹越苦涩,含量越低菜薹脆甜可口,口味纯正。同时要求品种的生长势强,易攻早发,生育期偏早,再生能力强,恢复性能好,既能好的较高的菜薹产量,也能取得很好的菜籽产量。如宁杂1818号、徽豪油12、大地95、天禾油6号、大地199、狮山菜薹(湖北)、皖薹1号、皖薹2号等“油蔬两用”或专用型菜薹品种。 (二)早播早栽。9月上中旬播种育苗为宜。为平衡菜薹上市,可分期进行育苗、移栽。移栽密度比正常栽培提高10%-20%,每亩1.0-1.2万株,以提高菜薹产量。也可以在前茬收获后于9月底10月初适时早播。 (三)冬前加强田间管理。施足底肥,一般每亩施油菜专用复合肥30-50千克、硼砂0.25-0.5千克。移栽活棵后,每亩追施尿素4-5千克,抽薹前追施尿素5-10千克、氯化钾4-5千克。摘薹前2-3天每亩施尿素3-5千克,促进分枝生长。 (四)适时适度摘薹。(1)采收时期。当全田油菜现蕾抽苔后主苔高度达到40-60厘米时,蕾冠与叶片平齐前后5天采薹。摘薹期最迟不超过3月中旬,做到“薹不等时、时过不摘”。(2)菜薹标准。从主茎花蕾向下摘薹20-30厘米长度,薹茎断面直径1 厘米左右,着生叶≤10片,以最大叶宽不超过15厘米为宜,单苔重25-30克。(3)摘薹方法。站在宽行上采摘菜薹。视田间长势可摘薹1-2次。使用酒精消毒过的刀具或特定菜薹机械进行采收,确保创伤面平齐、横断面面积最小。 (五)菜薹保鲜。(1)包装。根据产品流通渠逍选择不同的包装方式,贮藏用外包装宜选用瓦楞纸箱、塑料箱内村防雾保鲜袋;直接配送销售可选用小包装防雾保鲜包装;运输宜选用泡沫箱等保温包装。(2)冷藏。宜选择机械冷库,温度为0-1°C,相对湿度为90%-95%,外包装内衬的薄膜可选用防雾保鲜包装材料。适宜贮藏温度为0-1°C,相对湿度为90%-95%。不宜与释放乙烯的果蔬一起贮运,待7-8月份蔬菜淡季时出售。 (六)加强摘薹后田间管理。及时施用促枝肥。摘苔后立即追施一次速效肥,亩用尿素5千克撒施,以促进分枝发育,确保油菜籽高产。 (七)病虫害绿色防控。宜使用安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格控制农药用量和安全间隔期。开花期防治菌核病1-2次。青角期结合防治蚜虫,喷施0.2%的硫酸二氢钾溶液壮籽饱果。 (八)机械化收获。油菜籽成熟后采取机械分段收获或一次性联合收获。(1)分段收获。在全田70%-80%角果呈黄绿至淡黄、分枝角果基本变黄时,采用油菜割晒机或人工割倒,晾晒5-7天后用捡拾脱粒机捡拾脱粒,或人工拣拾用普通收割机脱粒,及时晾晒、入库。(2)联合收获。在全田90%以上角果变黄、部分呈浅褐色时,选择晴天采用油菜联合收获机一次性收获,及时晾晒、入库。

适宜区域:技术适宜城郊两熟制油菜产区和有冷藏保鲜能力或脱水加工能力的地区推广应用。

注意事项:选择专用或适合菜薹用油菜品种,确保菜薹品质。 适合在城郊发展。城市人群对油菜薹健康食用特性接受度较高,愿意尝试和食用意愿较高,对价格接受能力也较强,销售点销量也较大,减少物流仓储费用,市场较大。 提倡油菜薹的保鲜和加工,提高菜薹产品种类和保质期限,延长产业链和价值链,减少市场冲击,提供经济效益。

支撑单位:(一)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二)安徽省农技推广总站(三)马鞍山市种植业技术服务中心

联系人:(一)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 联系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长江西路130号 邮政编码:230036 联 系 人:周可金  余燕  朱宗河  张付贵 联系电话:0551-65786203 电子邮箱:zhoukejin@163.com (二)安徽省农技推广总站 联系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徽州大道193号 邮政编码:230001 联 系 人:刘磊 联系电话:0551-62651473 电子邮箱:liuleiah@126.com (三)马鞍山市种植业技术服务中心 联系地址: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印山东路2009号 邮政编码:243011 联 系 人:王华银 联系电话:0555-2366806 电子邮箱:wanghuayin503@sina.com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电子邮箱:

备注信息:安徽省2021年主推技术

我要发布 我要咨询